抗日战争胜利后,热河解放区是如何进行民主改革的?
孙晓莹
1945年承德在与敌人斗争了十几年以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解放,冀热辽中央分局、热河省委针对抗日战胜利后热河当时的实际情况联合发出了《关于热河形势与军事方针的指示》,指出:“目前,热河党的紧急中心任务是打退顽军进攻,肃清土匪,建设热河根据地”。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热河民主改革之路。
积极争取力量,扩大人民武装
在热河当前这个时期,扩大人民武装、整编部队、清剿土匪、安定社会秩序就是热河省党政军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此时我党面临的情况是新兵较多,总体战斗力较弱,不足以应付敌伪残余捣乱、土匪武装蜂起和国民党进攻在即等种种极其复杂的局面。
针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于1945年10月25日致电胡锡奎、赵毅敏,要求要积极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清剿土匪,镇压反动派,在热河建立革命秩序。结合热河当地情况,主要有三种方式可以发展人民武装:一是以冀热辽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县区游击队为基础,采取逐级升格的办法,将多数县游击队扩大为团;二是向起义、投诚的伪军、伪警部队中派出主要干部编成主力部队或县、区游击队;三是找来工人、农民、学生中的群众领袖或用新兵去扩兵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得主力部队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而大量的发展,地方军队和游击队也普遍建立了起来。
从1945年8月至12月底,在热河的主力部队已发展至5万多人,其中包括就地扩军近2万人,热河的人民武装就在斗争中逐渐成长壮大了起来。
肃清敌伪残余,深入清剿土匪
在扩大和建设人民武装的同时,也进行了清剿土匪的斗争。据不完全统计,1945年前,热河全境共有土匪百多股,达15000余人,小股几十人,大股有近千余人,主要在热辽、热东和热中地区活动。这些土匪的主要社会基础是敌伪军、警察宪兵、伪官吏和当地的地主封建势力。
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派勾结,组成汉奸伪军警、国民党特务、恶霸地主和惯匪四位一体的反动武装大联合。在国民党进攻热河时,他们积极配合,到处抢占地盘,还杀害干部,蹂躏人民,扰乱后方,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新生的民主政权的巩固。
在这种情况下清剿土匪、肃清敌伪残余就成了巩固政权的重要环节。
热西地区从1945年11月至1946年4月,共消灭土匪5700余人,收缴枪支6000余支,围歼了韩继功、张桐轩、伊相臣、郭九江等匪队。在城市中,主要搞了反特斗争,不仅清理了日伪的残余地特分子,还清理了国民党新派遣的特务人员,国民党热河省党部、赤峰县党部等地下组织被破获。
群众运动兴起,反奸清算热潮
热河解放后,冀热辽中央分局和热河省委根据人民群众痛恨汉奸特务等敌伪残余势力的诉求,发动了控诉复仇、回头自新的清算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敌伪统治时期欺压群众、作恶多端,为群众所痛恨的伪官吏、汉奸、特务、恶霸。斗争的主要方式是召开群众大会,先揭发控诉其罪恶,再根据本人罪恶事实,依法予以惩办。
这次斗争,最早是在承德市工人群众中开展起来的,他们受日伪的压迫剥削最深、生活最苦的、团结力强。热河省委、承德市委和省、市建联针对这种情况,决定到工人比较集中的承德铁路监理所和电业局去发动工人群众,很快便打开了局面。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和中共热河省委结合承德市发动群众的经验,于1945年11月25日发出了《关于热河发动群众的指示》,《指示》中强调,“承德市的工人斗争,在整个运动中已经起到了先锋领导作用”。这个文件把承德市发动群众的经验推广到全省,在全省掀起了以清算斗争为中心的群众运动。
进行减租减息,实行土地改革
冀热辽解放区由于敌伪的横征暴饮和不断掠夺破坏,人民经济在苛重的负担和损失下,使原本贫困人民的生活比之前更加的恶化,而原本的富有者也元气大伤。
在这种情况下,靠土地发财的地主和僱主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就利用其对生产手段的占有,尽量的把这些苛重的负担,转嫁到佃户和僱主身上去。佃农与僱工劳动强度不断增加,生产情绪日益低落,对此深感不满,愈加痛苦。我党针对佃农当前的较大痛苦,开展实施了减租运动。
随着减租清算运动的深入和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的翻身解放,他们感到清算减租已不能解决问题,而提出了分配土地的要求。
中共热河省委组织了几个调查组,深入农村,对热河土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热河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主要是土地的高度集中和剥削的无比残酷。热河地区约占总人口10%的地主,却拥有土地总数的60%—70%,最高的能达到80%,而占人口总数60%—70%的贫雇农,仅占有15%—20%的土地。
1946年3月底,中共热河省委召开了扩大干部会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由土地的高度集中到适当分散的方针,用退租、退息、退押租等办法解决减租减息问题;用挂地归农,收回滚利盘剥地,清理黑地等办法解决分散土地问题。热河减租减息和解决土地问题的斗争,使身受长时间压迫的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中解放了出来。
热河解放区的各项革命,不但宣传了共产党的思想,壮大了共产党的队伍,而且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相当大的利益。纵观共产党人走过的这一百年,他的思想始终引领着广大中华儿女走在最前方,不断推出惠农惠民政策,带领人民脱贫致富,走上幸福之路。
参考资料:
1.《热河革命史(上)》邓一民著
2.承德市档案馆藏D123全宗001卷
3.承德市档案馆藏S118全宗001卷
4.围场县档案馆藏、丰宁县档案馆藏
作者简介:
孙晓莹,承德市档案馆信息技术科四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