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最前沿
发布时间: 2023-08-07  10:34 浏览次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最前沿

           -------承平宁抗日根据地

图1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红色档案1943年10月《冀热边特委关于收复热南地区的决定》


一份微微泛黄的红色档案《中共冀热边特委关于恢复热南地区的决定》保存于承德市档案馆中。它记载了当时冀热边特委鉴于热南地区形势会直接影响整体冀热边特委的发展,为恢复与巩固热南原有阵地,并向外扩展,转移敌注意力,特委决定将恢复热南地区作为坚持冀热边与开辟东北的紧急任务。档案中明确指出在1943年冬季以前发动恢复热南地区战役行动,恢复目标主要是凌青绥、承平宁、承青遵、迁青平、蓟遵兴北部地区。

说到承平宁地区在《承德抗日斗争史料选》中一份《中共冀热边特委关于一九四三年下半年冀热边情况报告》描述了当时承平宁地区的区域范围:“承平宁地区是冀热边极北突出地带,东西北三面皆敌区,南隔锦热铁路接迁青平,东南越铁路通过百多里敌区,可低第三地区凌青绥。目前,我武装力量可以活动的地区非常辽阔:北达围场东北之老府,西至隆化附近,东已越过叶柏寿至赤峰之铁路,南北及东西皆180余里,位于凌源、平泉、承德、隆化、宁城之间。” 这一地区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热河与冀东的咽喉,是军事战略要地。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就已经沦入伪满洲国的统治之下,当时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外延区。由于热河是东北的补给区、防护圏,是伪满洲国的“西南国境线”,承平宁地区由处于热河省的心脏地带,所以日伪一直将它作为重要战略防御地区,置于他们的绝对控制之下,誓死必争。

承平宁地区的隐蔽开辟

图2 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以雾灵山为中心区域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部队向长城沿线挺进。载于《热河沦陷与热河抗战图鉴》


为了承平宁地区尽快发展成较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扩大冀东战略回旋区,冀东区党分委和军分区曾几次派主力部队北越长城,深入到伪满洲国的热河境内活动。1938年下半年,在八路军宋(时轮)邓(华)支队挺进冀东、冀东党组织发动农民暴动以后,鼓舞了承平宁地区人民。

1940年6月,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派周治国出关,秘密开辟都山地区,周治国地下党的帮助下很快发展成一支由17人组成的工作队,站住脚后相继向北发展,深入承平宁地区活动。同时派苏百熙到平泉松树台一带开展工作。周治国游击队奇袭峪耳崖金矿得胜后,又在长城沿线打了几次胜仗。10月,在宁城县一带争取了当地红枪会、黄枪队,组建了一支24人的游击队。年底,在宁城霍力霍川、驿马吐川、八素台等地,都有了游击队的活动。

图3  周治国,转战承平宁急先锋


到1941年初游击队发展到140余人,在当时可称是一支精干、武器良好的游击队。冀东党委命名这支游击队为青平游击队,周治国为青平游击队队长兼指导员。在此期间,承平宁地区的小游击队也成立起来。一支是路北工作组组成的27人游击队。另一支是苏百熙在松树台一带组成的20余人游击队。1941年3月,周治国把两个小游击队编成青平游击队第二中队。

1941年4月,冀东区党委决定成立青平工作团,周治国任主任。工作团任务是以都山为基地,向北发展开辟承平宁地区。5月,派两支游击队继续挺进锦承路北活动。工作团在青龙西部,承德、平泉南部活动,连续打了几仗,有力地配合了两支游击队的工作。到10月底,青平工作团在青龙西部和平泉南部组建成4个区,游击队已发展到280多人。是年冬,冀东区党分委决定撤销青平工作团,成立青平办事处,对青平游击队进行整编。整编后,青平游击队继续回承平宁及其西北的隆化、围场、喀喇沁等地区活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扩大抗日游击队的影响。

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图4 《中共冀东地委关于建设山地根据地问题的指示》


经过一年多的艰工作,在承平宁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条件日渐成熟。1942年11月27日,冀东地委发了《关于建设山地根据地问题的指示》,指出:“以为山地不过是我们反扫荡的一个回旋区,因而根本忽视山地根据地的创造,这是非常错误的,必须在军队和干部中彻底纠正。”“一定要把热南山地建设起来,要开展锦热路和山海关以北的游击战争”。为此冀东区党分委于在承平宁地区开展了开创承平宁游击根据地的斗争。

图5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5月5日 八路军挺近热河承锦铁路


1942年4月,晋察冀第十三地委和十三军分区组建第一远征工作队(承平宁武工队),周治国任队长兼指导员。远征工作队的任务是:挺进锦承路北,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游击区。承平宁地区是伪热河省的中心,承德县是省公署所在地。日伪组织对这里把守非常严密。远征工作队就是凭借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深入进去,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他们带着几千份《告东北同胞书》,分别深入到承德县三沟,平泉车轮窖、柳溪,宁城黑里河等地,发动群众建立群众抗日组织。于6月初在承德三沟东沟建立了承平宁第一区公所。8月,在平泉车轮、七家岱、柳溪一带建立了第二区公所。在承德县北部,宁城西部建立第三区公所。这时远征工作队已展到100余人。为了同冀东根据地取得联系,派张野溪、蔡荣国步行千里,历时1个多月,建起两条秘密交通线。交通员们舍生忘死,日以继夜护送抗日人员,传递文件和物资,为沟通承平地区与冀东根据地的联系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图6 冀东八路军活动在承平宁地区的崇山峻岭上 载于《热河沦陷与热河抗战图鉴》


1942年秋,侵华日军在冀东进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冀东主力部队转移外线,共计1200多人到承平宁地区隐蔽休整。11月,冀东军分区700多人跨越长城进入热南,一直配合地方武装坚持抗日斗争。他们根据冀东地委和军分区发出发动热南战役的部署,从11月13日至17日在承平宁等地区连续向敌人发动攻击。其中,高桥率部在宁城等地攻克八里罕警察署、洼子店、大营子等警察驻所。整个热南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共歼敌300余人,缴获长短枪160余支及粮食、布匹等物资。在战斗中,八路军还到处张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等标语和《告东北同胞书》,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抗日斗志。

  热南战役后,八路军主力部队又在黑里河等地打击了几股敌人,连克日伪据点后,于12月返回冀东。为巩固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成果,高桥率领11团2连、12团3营,教导员阎汉臣率领12团1连继续坚持斗争,配合地方武装抗日,打击牵制日伪兵力。

承平宁联合县的建立

图7  承平宁抗日联合县区划图 载于《热河沦陷与热河抗战图鉴》

 

1943年5月,冀东地委根据承平宁地区抗日斗争不断发展的需要,决定撤销承平宁武工队建制,成立承平宁联合县,并分别建立中共承平宁联合县工作委员会和承平宁联合县办事处,派杨雨民任县工委书记,周治国任县办事处主任(即县长)。同时,八路军冀东军分区组建了第三地区部队(以下简称三区队),队长高桥,政委黄云,辖500余人。6月初,承平宁联合县工委、办事处,三区队在平泉七家岱川旗杆子山双庙,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会上黄云讲了抗日斗争形势,传达了地委对承平宁工作指示,基本任务是:(1)在固原有地区基础上,继续向北、向东发展。并争取与东北抗日联军和地下党取得联系。(2)建立和固地方抗日政权,发展党组织。(3)发展地方武装,配合主力作战,打击和牵制敌人。(4)贯彻党的抗日民族一战线,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日活动,瓦解敌伪人员。此后一个时期,承平宁地区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会议之后,承平宁联合县党政机构为进一步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建立起8个区级抗日政府。

图8  承平宁地区游击队配合八路军作战


1944年3月,日本关东军和热河伪军加紧了对承平宁地区的讨伐与“扫荡”。在这严峻时刻,主力部队决定撤回关内,三区队队长高桥则带领一个排在宁城周边牵制敌人。3月29日,高桥率领22名战士迂回到宁城八素台沟里双庙村老西沟,被日伪讨伐队200多人包围,高桥立即指挥战士们抗击。但敌人已从四面包围上来,战士们伤亡严重。高桥一面命令张百发等人要突围出去,向冀东军区汇报,一面组织战士掩护。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高桥等9人壮烈牺牲。在此之前,承平宁工委组织部长陈革率领的一支游击队也被敌人包围,全部牺牲。

承平宁地区的恢复与胜利

    图9  承德市档案馆馆藏1945年2月5日《冀热辽区党委关于热辽工作的初步总结意见与恢复开辟热辽工作的决定》


1944年底至1945年上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已预感到自己末日的来临,在中国战场上开始收缩战线。冀热辽区正处在敌人“退守”和“死守”的境地。中国共产党对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十分重视。1944年12月28日,毛泽东致电程子华:“希望你们努力向雁北、绥东、察哈尔、热河及冀东敌占区发展,扩大解放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1945年1月,恢复了承平宁联合县建制。2月5日,冀热辽区党委发出《关于热辽的工作初步总结意见与恢复开辟热辽工作的决定》,总结了前段开辟热辽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收复“人卷”,恢复口外工作的方针。指出恢复承平宁“首先要打通工作关系,恢复旧关系,开展新关系。”并要立即集中口外干部,进行恢复和开辟工作的培训,暂以口里或热南为阵地,向路北发展。为此,冀热辽区党委一方面派出一批干部到分局党校和华北大学学习,一方面组织精干武工队出关。

为配合各联合县出关恢复热辽地区,1945年6月,中共热辽边区委员会、冀热辽军区和行政公署按照中共中央扩大解放区的战略方针,派3个北进支队挺进热河,逐步恢复了热南抗日游击区。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战斗在热河地区的八路军、游击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配合苏联红军开展战略反攻。至此,承平宁地区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图10  承平宁抗战纪念碑


承平宁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最前沿。它的胜利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向世人宣告:在满洲国的腹地,人民的抗日斗争仍在继续,粉碎了“东北人民已被征服”的滥言。它以五六百人的力量,牵制万余敌人的兵力,配合了其他地区的抗日斗争,给热河人民的抗日斗争以鼓舞,使人民看到了恢复祖国山河的希望。它培养了一批地方和军队干部,他们在迅速解放热河,建设热河根据地中起了骨干作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实践证明,时间的流逝不仅无法遮住伟大精神的光芒,而且还使红色文化的底蕴愈加深厚。承平宁地区抗日斗争的胜利,是党中央、晋察冀中央分局和冀热辽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承平宁联合县广大干部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结果。

 

参考资料:

1、承德市档案馆馆藏红色档案《中共冀热边特委关于恢复热南地区的决定》

2、承德市档案馆馆藏红色档案《冀热辽区党委关于热辽工作的初步总结意见与恢复开辟热辽工作的决定》

3、承德市档案馆馆藏延安《解放日报》

4、《承德抗日斗争史料选》 承德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共承德市委党史研究室合编

5《热河沦陷与热河抗战图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承德市委员会编

 

作者简介:

宋媛媛,承德市档案馆编研开发科二级主任科员,河北省档案信息开发利用领域专家。《承德清代行宫》《热河省要事纪略-政治卷》《扶贫档案工作手册》《承德行政区划沿革》执行主编;参与编辑《承德市生态资料库》《资政参考-建国以来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对承德发展的意见选编》等书籍、文章。多项档案编研开发利成果荣获河北省开发利用档案优秀服务成果一、二等奖,承德市社科成果一、二等奖。